云南土特产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,热烈欢迎!0510-88602202 
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新闻
这些“土特产”千万别吃别买!可不止拉个肚子那么简单……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1-05-04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217
   今天就来聊一聊其中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5种。
 
  1.自酿酒
 
  现在很多山区、古镇景点里的店家爱卖自家酿的果酒、泡的药材酒。这时候不要买比较好。
 
  因为自己酿的酒,原料没有监测、风险控制,生产和包装过程没有专业设备,最终就容易导致酒里细菌、甲醇、重金属超标。(都是有真实案例的)
 
  而甲醛在体内不易排出,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产生伤害,严重甚至会导致失明。
 
  想喝还是买正规生产的带包装的酒更安全。
 
  2.不认识的食材
 
  比如各种看起来很陌生,问店家也叫不上名字的野菜、野生菌。
 
  之前有一条热搜说“云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数超过新冠”。的确,在食用菌资源占了全国2/3以上的云南,野生的“菌子”鲜美而易得,不仅深受当地人的喜爱,很多外地游客也想一尝“山珍”的美味。
 
  但据云南疾控中心报道,2011-2017年云南省一共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1789起,中毒7966,死亡219人。
 
  云南疾控都不得不年年发出警告不要采集和食用不熟悉的菌类,但每年还是有不少旅客中招。
 
  “毒蘑菇”具有肝毒性和神经毒性的毒素,中毒之后轻则出现呕吐、恶心、头痛的胃肠症状,还有的会出现幻觉、精神错乱,而严重的可能留下长期的神经损伤,甚至引起多脏器衰竭,导致死亡。
 
  坊间一直流传着一些从外表上分辨毒蘑菇的方法,很可惜,它们都不可靠。
 
  所以最简单的方法还是不要乱吃不认识的菌类,不然有可能和阮女士有同样的遭遇。
 
  3.野味
 
  虽然现在各地都加大了整治力度,但很多景区的店家仍然会把“野味”作为噱头,一些旅客也会因为“尝鲜”和“大补”的目的去尝一尝。
 
  从营养角度,野味不会比日常饲养的食材更有营养,反倒是会让食品安全风险大大增加。
 
  相对于常规的市售食材,这些野生动物往往是通过走私或者黑市交易,缺乏检验难以溯源,所以往往存在着病毒、细菌、寄生虫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。
 
  比如野生的蛇、蛙体内常见大量的裂头蚴;田螺等螺类中可能存在广州管圆线虫、血吸虫;淡水鱼体内常见的肝吸虫、肺吸虫;虾蟹贝类可能携带甲肝病毒;SARS、HIV、禽流感病毒等传染病病毒在野生动物身上也很常见。
 
  如果直接接触或者食用前未经充分加热,将大大增加致病微生物感染的风险。
 
  无论从健康、动物保护还是法规角度来说,请拒绝食用野生动物!
 
  4.店家灌装的“山泉雪水”
 
  有些在山里湖边店家会卖一些自家灌装的水,号称纯天然、无污染,其实并不安全。
 
  这种没经过系统净化过的生水,里面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的病毒、细菌、寄生虫。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及寄生虫感染。
 
  最好喝瓶装水或者瓶装饮料,或者将自来水煮沸一分钟以上,以确保杀死寄生虫(我自己带了折叠水壶,而且煮了很久)
 
  除了喝水以外,喝的饮品,比如牛奶、果汁、酒类最好都选择经过杀菌处理的(巴氏杀菌即可)。
 
  包括蔬菜也要认真清洗,生的水果最好去皮或者加热后再吃,尤其要警惕用动物肥料处理过的水果。在景区里看到树上长的水果不要摘了就吃!
 
  5.昂贵的药材
 
  一句话:在景区买的传统药材,有没有效另说,品质和性价比都无法保证,实在想买,可以在连锁或网上找有资质的店铺买。
 
  比如冬虫夏草
 
  拿冬虫夏草来说,普通人食用冬虫夏草的健康功效缺乏高质量证据。
 
  而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警示,提醒市面上的冬虫夏草含砷较多,至少不少原料和产品超过了保健食品中对砷的限量,长期食用可能在体内蓄积,有中毒风险。
 
  而在一些景区里,冬虫夏草的售价动辄数万,很难说其中有多少是冤枉钱。
 
  比如人参
 
  还有人参,现代医学来看,人参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甙和多糖。相对于其他的草药,人参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多的。
 
  千万不要期待能从某个神秘摊贩里买到“千年人参”,吃完以后精力大涨,真的不可能,那都是编剧的想象。
 
  目前学界比较认可其减轻疲劳的效果,但对血压、血糖的作用尚无定论,甚至有一些研究显示吃人参会让血压、血糖升高。如果站在患者整体糖尿病管理的角度,一般也是不建议随便服用草药以及维生素补充剂的。
 
  哪怕是当旅游礼品买回去送人,要是拿不准收礼对象有哪些病、在吃哪些药,还是不要贸然送人参。
 
  总之,在外多留心自己吃了什么,一旦出现食物中毒表征,比如严重的恶心、腹泻、发热,最好尽快就近就医,并及时和医生说清自己吃了什么。